一支鋼筆,一本筆記,將履職能力提升放在首位;一席談話,一條建議,將群眾急難愁盼牢記心間;一朝履職,一心為民,將增進民生福祉融入信念。
他就是鹽城市第八屆、九屆人大代表,省勞動模范、鹽城市返鄉創業之星,亭湖區新興鎮三灶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王海華。一位用心、用情、用力為民履好職,在鄉村振興中篤行實干的排頭兵。
學在前,用心深學篤行
為了快速提升履職能力、筑牢履職根基,王海華通過見縫插針,用足會前會后、飯前飯后、睡前睡后等一切可利用的工作間隙、閑暇時間,堅持每天自學不少于3個小時,學習內容涵蓋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憲法》《民法典》《代表法》和涉農涉經等法規,《中國人大》《人民與權力》《人民代表報》和市人大常委會定期寄發的其它材料,在日積月累中積蓄起了履行代表職務的“一桶水”。
與此同時,市、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履職培訓、學習交流,他一次不漏參加。6年下來,聽課記錄和心得體會寫滿了8本筆記本。經過不斷學習和積累,王海華快速成長,從一個“門外漢”迅速變為半個法律專家。
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帶動一方、學以致用,是王海華在基層學習實踐的法寶。為此,他勇于當好“領頭雁”,帶動全員掀起學習熱潮。今年3月,省人大常委會部署開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后,王海華迅速落實、主動參與,4月10日走進代表聯絡站,積極向來站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月15日、20日利用村內“人大代表大講堂”,開展“‘兩會’精神一起學”“學習新思想、踐行新理念”兩場宣講活動,及時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傳達到基層一線,推動學習新思想、新觀點、新戰略、新要求“入腦入心入行”。
走在前,用情為民發聲
敢說真話、實話,敢為群眾利益發聲,是王海華擔任人大代表以來,身上最閃耀的標簽。深入村組實地調研,到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參加代表小組活動……一年履行代表職責超過200天的王海華一直在路上,不是在田間地頭傾聽民意,就是在逐戶走訪了解民情。
身處基層一線,遍訪百家冷暖,是王海華履職的優勢,這讓他掌握了大量的基層信息和民情資料,提出了很多高質量的建議。6年多來,他先后提交議案、建議23件,涉及城市治理、教育醫療、交通出行、農村環境、未成年保護、物業管理、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多條建議被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
一條條建議得到重視、反饋、落實,為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王海華說:“這樣的時刻,是一個代表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彼诮衲耆舜鷷咸岢龅摹蛾P于提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的議案》,被列為重點督辦議案后,市政府多部門聯合制定辦理措施、出臺相關政策,切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確?;鶎俞t聯體建設、人才培養、醫生編制等方面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腳板跑出來的建議“接地氣”。最近,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走訪調研,將在鄉村產業振興、民辦幼兒園安保、法治宣傳教育、規范家政服務等方面為民發聲,替群眾代言。
干在前,用力興村富民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富民。王海華既是人大代表,也是一名退伍軍人,更是三灶村的黨總支書記,在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征途上,他拿出積攢多年的積蓄,購買4000平辦公樓,在村里辦起了三灶返鄉(下鄉)科創孵化園區,并將五年內所有收益全部回饋村集體,先后招引駐園企業98家,實現稅收超千萬元,村集體每年增加積累120萬元。他積極參與精準對口幫扶,2018年即在園區建起了全市第一家對口幫扶特色產品展銷館,自此每年承辦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特色產品專場推介會,幫助當地銷售特色農產品2300多萬元,帶動當地400多戶增收致富。他主動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按照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高質量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真心為村民做好事辦實事,把鄉親們的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以實際行動回報廣大村民的信任。
“我當代表為人民。這是當好人大代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蓖鹾HA把“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當成自己的座右銘。在建設過程中,路沒少跑、會沒少開、氣沒少受,但只要能興村富民,他什么都舍得。如今,三灶村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先后獲得國家鄉村治理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電子商務示范村三塊金字招牌;2022年村集體積累突破千萬元,增長三倍;綜合考核全鎮第一名,從一個“無名”村一躍成為排頭兵;老百姓人均收入46000元,群眾的樓房居住率達64%;家家戶戶有汽車,條條村道有路燈?!靶腋H睢庇心S袠恿?,各項工作都得到了群眾的點贊。
“能夠連任市人大代表,這對我來說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蓖鹾HA說,“感覺自己做的事還很不夠,以后會繼續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帶領村民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