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擔使命,感恩奮進勇爭先。灌南縣新安鎮人大緊扣“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全天候“亮身份”、全覆蓋“進網格”、全過程“聽民意”、全方位“解民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創新實干,奮力推動“人大有擔當,遇事找代表”工作機制落地生根、花開有果,代表工作煥發出“深進、廣聯、實做”的蓬勃生機,豐富和拓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
全天候“亮身份”
人民選我當代表,當好代表為人民。去年以來,新一屆鎮人大加快代表“亮身份”工作推進步伐,通過代表信息線上線下亮曬,全鎮三級人大代表“亮身份”實現全覆蓋。線下,全鎮216名三級人大代表中,有115名代表把身份亮在工作地,有87名代表把身份亮在了居住地,一塊塊鮮明的“身份牌”,亮出了代表基本信息,亮明了代表主要職責,亮曬了代表履職承諾。線上利用“灌南人大代表云家”平臺,在人大代表聯絡站以及人員密集、流動量大的村部、農貿市場、社區衛生室等處,亮出“代表碼”,方便群眾隨時掃碼找代表?,F如今,只要看到牌子或“代表碼”,群眾就能想到代表,遇事就會去找代表。
人大代表“亮身份”,有效推動了代表聯系群眾從被動參與向主動聯系轉變,從碎片化參與向常態化開展轉變,從定時定點向隨時隨地轉變。據統計,去年以來,全鎮三級代表依托人大代表“亮身份”,累計參加各類線下線上活動2100余人次。全天候“亮身份”模式,讓群眾感受到了代表就在身邊,充分激發了代表履職的活力與責任,群眾對代表的信任感顯著提升。
全覆蓋“進網格”
定標準全員參與。出臺《關于“人大代表進網格”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按照“屬地就近、人崗適應”原則,科學合理安排進入網格,保證市、縣、鎮三級人大代表全員固定到對應網格內,形成“1+14+N”工作體系,即1個中心網格(鎮人大代表之家)、14個單元網格(村級代表聯絡站),N名駐站代表全參與,真正實現“代表參與全覆蓋、履職區域全覆蓋”。
辟路徑強勢推進。每位代表“線下”固定聯系3位選民,通過走訪、接訪、約訪、回訪以及發放選民“連心卡”等方式,廣泛收集民情民意?!熬€上”通過“灌南人大代表云家”或縣12345“人大代表”專用模塊及時征集上傳信息,反映民情,實時跟蹤處理情況,構建“每個代表進網格、每個網格有代表、每個代表勤履職”的工作格局。
盯重點精準發力。聚焦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保障,人大代表回到所屬選區,進入所在網格,敲百姓門、聽百姓聲,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就業創業服務等工作,豐富了代表履職的方式,拓展了群眾發聲的渠道。全鎮三級代表累計接待選民800余人次,收集農業、交通、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意見建議185條,已推動解決169條,化解信訪矛盾糾紛7起。代表們普遍反映:通過進網格,聯系選民多了,調查研究多了,為民代言多了,自己的履職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履職角色也從“網格外”的監督者轉變成“網格里”的“排查員”、“宣傳員”、“監督員”、“服務員”。
全過程“聽民意”
“坐診”聽民聲。依托“灌南人大代表云家”平臺,聽取群眾心聲。同時,在鎮人大代表之家、15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含駐太倉人大代表聯絡站)和3個人大代表選民聯系點,由人大代表“坐診”聽民意,群眾“點對點”反映問題,代表“零距離”收集意見,共接待群眾800余人次。
“巡診”察民情。改“向上跑”為“向下跑”,變“等客上門”為“主動上門”,圍繞民生實事工程監督推進、安置房建設提質增效、鄉村振興促進“一法一條例”等監督重點,通過走訪查看、與群眾面對面交談、專題調研等方式,組織代表開展“巡診”活動,共開展各類視察、調研、座談活動41余次,監督發現問題73個。
“出診”聚民智。通過人大代表主題接待、座談、入戶共商等方式,做到帶著問題“出診”問計問需于民,實現對癥下藥,共開展政策宣傳、座談接待活動30余場次,收集意見建議90余條,其中3條入選縣人大《代表建言》專報,得到縣主要領導批示交辦。
全方位“解民憂”
下沉一線傾情解民憂。引導代表下沉“一線”履職,投身參與“美好新安共同締造”活動,組織代表對口袋公園項目開展調研,就居民關心的規劃選址、項目推進等問題,及時與建設方溝通并敦促解決;深入保障房密集、村社基礎薄弱片區視察調研,督促政府配齊社區網格員,提升基層社區治理能力。
構建鏈式監督解民憂。完善“點單、接單、領單、驗單”“全鏈條”閉環運行機制,跑出民生類建議快速辦理“加速度”。針對群眾反映揚州路小學師生上下學通勤難,第一時間實地查看、第一時間交辦落實。僅用一周時間,鎮政府協調運管部門,在公交6路延伸路線增加??空?,徹底解決了該校師生出行難題。
打造平臺合力解民憂。抓實“民聲議事廳”活動載體,堅持代表聯組、家站聯動、職能聯推,組織人大代表、政府代表和選民代表共商共議,提交問題反映清單3233條,篩選整理有具體訴求367條,其中需縣級層面解決62條,已答復辦理59個,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了“心事有人聽、難事有人管、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