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8jmc8"></tbody>
    1. <em id="8jmc8"><acronym id="8jmc8"><u id="8jmc8"></u></acronym></em>
    2. <em id="8jmc8"><strike id="8jmc8"></strike></em>
      <progress id="8jmc8"><pre id="8jmc8"></pre></progress>
      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專題 > 全過程人民民主 > 理論 > 正文
      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民法典編纂中的生動體現
      2022-04-07 13:40  來源:全國人大  作者:水淼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10月召開的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這一重大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政治內涵、理論內涵,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過程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特別是立法工作息息相關,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息息相關,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息息相關。民法典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編纂過程中充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聽取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確保編纂出一部符合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民事權利的權利法典。

      立足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本質屬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本質屬性,在于廣泛的人民性。民法典調整民事主體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涉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每個組織,是全方位保障人民民事權利的權利法典。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編纂好這樣一部權利法典,必須立足人民屬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理念,一方面突出保護民事權利這一主線,做好民事權利制度的頂層設計,強化對民事主體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全方位保護,形成規范有效的權利保護體系;另一方面對社會公眾比較關注的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應”,推動民事立法的精細化,強化法律的適用性。例如,目前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公眾喜愛的消費方式,為此,民法典的合同編對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作出了有針對性的規定;再如,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時有發生,成為社會關注群眾熱議的問題。為此,民法典對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規則作了進一步的完善,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頭頂安全”,等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理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和訴求,終將贏得人民的擁護。民法典的高票通過反映了廣大人大代表對民法典堅持人民屬性的高度認可,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實實在在的成果。

      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人大代表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栗戰書委員長多次指出要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在民法典編纂工作中,我們認真貫徹栗戰書委員長的這一指示要求,認真聽取、吸收代表的意見。

      一是認真梳理全國人大代表多年來就編纂民法典提出的議案建議,特別是對2015年至2019年期間的179件議案建議進行重點研究,綜合分析形成簡報,作為工作中的重要參考。同時,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有關民法典的議案和建議認真辦理,準確把握代表議案建議中的核心內涵,并盡可能予以吸收采納。經統計,民法典共吸收了40多位全國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

      二是在立法調研、座談中,我們積極邀請有關全國人大代表參加,當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并進行適當地解釋溝通,增進他們對編纂工作的理解。經統計,在編纂工作中我們共邀請了20余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立法調研、座談活動。

      三是認真組織代表研讀,充分聽取代表意見。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我們先后三次組織代表研讀草案:第一次是2017年1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民法總則草案前,組織全國人大代表進行研讀。第二次是2019年12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前組織代表研讀。第三次是2020年4月,這是新增的一次代表研讀。由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會期縮短,而民法典草案條文眾多,可以說時間緊、任務重。為進一步做好準備工作,更充分聽取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法工委將修改后的民法典草案再次發送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請各地以適當方式組織有關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再次聽取代表意見。在民法典編纂的五年時間里,先后共13輪次將民法典相關法律草案印發代表征求意見,通過聽取并充分吸收代表們的意見,凝聚代表們的最大共識。

      四是在常委會會議和大會的審議中,對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給予高度重視,需要解釋的及時作出解釋,能夠吸收的盡量吸收。全國人代會審議民法典草案期間,共整理1241位代表提出的2956條意見,憲法法律委、法工委認真聽取代表們提出的審議意見,并積極予以采納,對民法典草案作了100多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達到40多處,得到了廣大代表的認可。

      重視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代表所提意見,通過不懈努力結出了豐碩成果: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2782票、98.3%的贊成率通過了民法總則,順利完成民法典編纂第一步;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2879票、99.8%的贊成率通過了民法典。這是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發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依托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厚基礎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厚基礎在于,要讓人民廣泛而深入地參與到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過程中,切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民主立法的實踐依托于這樣的深厚基礎。在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中,我們通過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傾聽民意,踐行民主立法要求,將開門立法、問法于民貫穿于編纂工作的全過程。

      五年來,共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有42萬多群眾參與,提出102萬多條意見。對這些意見,我們都進行認真梳理研究,并積極予以采納。例如,根據公眾的意見,增加了禁止高利放貸的規定,完善了預防、制止性騷擾的規定,增加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規定,增加規定了收養評估制度等。

      五年來,共27次赴地方開展立法調研,廣鑒民情、匯聚民意、集中民智。我們還多次將草案印發中央有關部門、地方人大、有關研究機構、基層立法聯系點等征求意見。

      從調研和聽取意見的方式上看:一是調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借助法工委設立的基層立法聯系點,廣泛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編纂工作五年來,上海虹橋、江西景德鎮、湖北襄陽、甘肅臨洮這些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為國家立法機關聯系基層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都留下了常委會領導、法工委同志調研的足跡。對基層立法聯系點提出的意見,我們都認真研究,積極采納。如在湖北襄陽市人大常委會調研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時,他們提出了增加規定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和收養評估制度的建議,得到了吸收采納。二是綜合調研與專題調研相結合,確保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僅有全面了解情況的綜合調研,還有專門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民事主體地位、夫妻共同債務、保理合同等各編重點問題的專題調研。三是委托專門機構開展專項調查。針對社會公眾關心的法定婚齡問題,我們專門委托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公民的結婚意向年齡開展調查,借助專業力量為立法決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民意基礎。四是在立法調研中積極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一步提高調研質量。我們在廣西、北京、浙江進行的三次調研中,針對居民小區管理、婚姻家庭繼承制度等群眾關心的問題,主動運用問卷調查配合開展調研,拓寬了解情況、收集意見的途徑,取得了積極效果。

      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務實風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比^程人民民主是真正的民主,是管用的民主,是回答現實問題、回應社會關切的民主。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給民事法律制度的發展完善帶來了新的課題。在編纂民法典過程中,我們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深入分析研究法治建設中的新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回答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例如,為解決民間借貸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在合同編中增加禁止高利放貸的規定;為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小區管理問題,對物權編中的業主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制度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并在合同編中增加“物業服務合同”這一新的典型合同;為回應實踐中出現的基因編輯,以及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換臉”“換聲”等問題,在人格權編中增加了相應規定;為解決互聯網時代的網絡侵權問題,對相關侵權責任規定進行了完善等。

      對社會公眾比較關注的一些問題,如涉及婚姻家庭編的有關問題,我們也高度重視,通過法工委發言人制度平臺,及時對外發聲,回應關切,以解疑釋惑,凝聚共識,為民法典編纂工作平穩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2019年,通過法工委發言人平臺,我們對媒體關注的有關熱點問題作了積極回應,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民法典編纂工作,一方面對與疫情相關的民事法律制度進行梳理研究,對草案作出有針對性的修改完善;另一方面針對社會關注的不可抗力等熱點問題,通過法工委發言人主動發聲,回應社會關切。

      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這些真招實干,展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務實風范,得到了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和各方面的總體認同。

      2021年8月20日,栗戰書委員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職責和使命。要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貫徹體現到人大各項工作中。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民法典編纂工作中的體現,鮮活地闡釋著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原則理念、制度安排、生動實踐和巨大成就,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做到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制度上自信、行動上自覺。民法典的中國故事還在繼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中國民主故事將更啟新篇。

      (作者單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

      相關鏈接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18

      <tbody id="8jmc8"></tbody>
      1. <em id="8jmc8"><acronym id="8jmc8"><u id="8jmc8"></u></acronym></em>
      2. <em id="8jmc8"><strike id="8jmc8"></strike></em>
        <progress id="8jmc8"><pre id="8jmc8"></pre></progress>